

肥胖
1999年首次報告,肥胖是血液透析腎友的保護因子,後續基於美洲、亞洲、和歐洲的研究也顯示高BMI有存活優勢,BMI每增加1kg/m2,所有死亡和心血管致死風險會分別降低3%和4%,因此,"肥胖悖論"在許多長期透析腎友研究中有所討論。...


心口如一?
英國有超過80%末期腎臟病友在透析中心內接受血液透析治療,腎友選擇透析治療形式時,超過1/4受到醫院的醫療照護者影響而選擇血液透析,腎臟科醫師的建議是大多數選擇的決定因素。 這篇問卷研究報告調查,假設腎臟健康照護工作人員自身需要透析時,偏好的透析形式。若以40歲年紀設想,4...


每日透析
在一年追蹤期,和傳統每週三次4小時血液透析相較,每日血液透析可以改善左心室肥厚和礦物質代謝。每日血液透析可能改善存活率、營養和礦物質代謝,改善生活品質,心血管的好處,包括血壓控制變好、血色素質更高、和左心室肥厚復原。目前每週六次每天在中心血液透析,美國聯邦醫療保險沒有給付,...


血糖變動
血液透析引發許多生理改變,會影響糖尿病腎友的血漿葡萄糖值,進而影響血糖控制。糖化血色素HbA1c低估糖尿病血液透析腎友的平均血糖,可靠性低。另外,研究顯示,和非透析日相較,血液透析會造成血糖值在透析日波動。可能降低透析日平均血糖值的因素,包括卡路里攝取減少、增加紅血球吸收葡...


乾燥
慢性腎臟病相關皮膚搔癢,是常見且令腎友困惱的症狀,對於腎臟科醫師和皮膚科醫師也充滿挑戰。慢性腎臟病相關搔癢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就是皮膚乾燥或乾燥症,現實是,局部或系統性治療都僅在某些腎友有效。 慢性腎臟病腎友的皮膚搔癢盛行率在16.3%到64%之間,與慢性病期別沒有關聯,...


尿毒性心肌病變
尿毒性心肌病變,於1976年由Bailey等人,初次描繪敘述,特徵為左心室肥厚、廣泛性間質組織纖維化、局部疤痕、收縮和舒張功能障礙等。尿毒性心肌病變是因為慢性腎臟病造成左心室肥大、鬱血性心衰竭、和相關心臟肥大附加其他異常。可能風險因素,包含尿毒、貧血,高體液容積、氧化壓力、...


OHCA到院前心跳停止
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是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全球每年每10萬成年人平均有55件。2020年統計報告,約29.7%可以恢復心跳,22%存活到能辦理住院,僅有8.8%能活到出院,一個月存活率為10.7%,一年存活率為7.7%。活到能出院和完全康復是兩回事,僅有3-7%到院前...


針扎
針扎傷害,是健康照護工作者感染血體液傳染病源最常見的原因,根據WHO資料,3500萬健康工作者每年遭遇200萬尖刺傷,感染血體液傳染病源例如愛滋病、C型肝炎病毒、和B型肝炎病毒,是最令人擔憂的相關針扎傷害,總體發生率分別為4.4%、39%、和36.7%。由於開發中國家的血體...


血液透析過濾術HDF
本週2023六月16日NEJM新英格蘭雜誌權威報告,高劑量血液透析過濾術HDF的死亡風險低於傳統高通透性血液透析。來自8個歐洲國家61家透析中心1360位透析腎友追蹤30個月,683位接受高劑量HDF血液透析過濾術,677位接受高通透性血液透析,每次HDF血液透析過濾術的平...


透析首年預後
來自德國,追蹤2017年開始透析的10328位末期腎臟病腎友,僅有438位(4.2%)以腹膜透析開始,2182位(21.1%)初次透析前已有動靜脈廔管,73224位(70.9%)腎友住院中初次透析,其中865位在同次住院中死亡。末期腎臟病友初次透析後的第一年死亡率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