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靜脈瘻管動脈瘤
動脈瘤性變異是自體動靜脈廔管常見的長期併發症,盛行率可高達六成,常見病因包括血液迴路流出狹窄、高血流量通路、或上針技術不佳。動脈瘤大多沒有症狀,腎友通常因為外觀原因而尋求協助。然而,若持續不處理,動靜脈廔管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通路功能異常、血栓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如...


骨肌減少症候群
無論老人或年輕,透析腎友較一般人容易有骨質疏鬆,也常有肌少症,骨質疏鬆和肌少症都和長期存活差有關聯。骨肌減少症候群就是並存有骨質疏鬆和肌少症,四肢骨骼肌肉流失,會增加骨質流失風險。 來自中國的研究報告,低骨質礦物質密度在血液透析腎友有高盛行率,與肌肉質量低有關聯,年邁腎友更...


新藥Xphozah(Tenapanor)
磷結合劑通常都有高顆粒數藥片負擔,新藥Tenapanor選擇性抑制鈉-氫交換器3(NHE3),降低腸內磷的吸收,每天兩次小錠劑。這篇多機構第三期臨床試驗顯示,血液透析腎友每天兩次5毫克Tenopanor,劑量可以增加到每天兩次30毫克,腹瀉是最常見的副作用約63.7%,大多...

目標血壓
來自韓國的整合分析資料顯示,韓國血液透析腎友為了存活率,應該避免過度降低血壓(<120毫米汞柱)或失控的高血壓(>160毫米汞柱)。 高血壓是末期腎臟病友常見的心血管風險因子,是腎友高致死與致病的主要成因之一。2005年臨床指引建議透析前血壓低於140/90毫米汞柱和透析後...


失眠
失眠是末期腎臟病友常見的問題,透析第一年期間約有14%腎友睡眠品質不好。 回溯性研究韓國全國性健保資料79420位透析腎友,在開始透析之前或之後任何時間,和沒有失眠的腎友相較,有失眠的腎友心臟-腦血管疾病和整體死亡風險較高。末期腎臟病友的心臟-腦血管疾病風險與年紀大、糖尿病...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即便有紅血球生成素的使用,血液透析腎友仍常有腎性貧血,大約5-15%末期腎臟病有對紅血球生成素反應不良,較高的紅血球生成素劑量是透析腎友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因子。紅血球反應過低,意指持續需要高劑量紅血球生成素以維持目標紅血球數值,許多因素造成,例如血液流失、鐵缺乏、慢性發...

肌少症與骨質疏鬆
肌少症是骨骼肌肉量和功能因年紀和疾病而逐漸降低,骨骼疏鬆因骨質密度病態性降低和骨頭組織結構惡化,以致骨頭脆弱和骨折風險隨之增加。慢性腎臟病是肌少症和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之一,相關共病,包含蛋白質-能量耗損、代謝性酸中毒、胰島素阻抗、維他命D異常、生長賀爾蒙阻抗、性賀爾蒙減少、...


低血糖
因為葡萄糖和胰島素代謝改變,低血糖是慢性腎臟病時常發生的事件。 來自美國2007到2011年的大型透析機構研究報告,透析第一年,16.8%糖尿病腎友和6.9%沒有糖尿病的腎友有觀察到低血糖。年紀較輕、女性、非裔美國人、有中央靜脈導管、低殘餘腎功能、和較長的透析治療時間,這些...

心衰竭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衰竭、和中風,是透析腎友的首要死因,佔將近40%死亡數。血液透析腎友有12-36倍高風險發生鬱血性心衰竭,美國末期腎臟病腎友的心衰竭盛行率高達33-40%。 來自中國大型前瞻性研究,合併有血液透析和心衰竭,和整體死亡率有正相關。這篇研究中,心血管...

鈕扣式上針
動靜脈廔管鈕扣式上針技術的初期風潮,是由於可能優於標準階梯式上針技術所帶動,包括降低上針疼痛、血腫和動脈瘤形成、容易上針、較快止血、減少動靜脈廔管介入處理比率、增加動靜脈廔管存留,但這是基於短期觀察性研究所假定。這些改善優點卻沒有被後續的隨機大型研究所認同,這不明確的好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