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治療尿毒症
引發腹瀉來治療尿毒症的利基,是構思補充水份方案來治療霍亂急性期脫水時意外發現。主要的發現是,認知霍亂的大量腹瀉糞便中可流失大量含氮的廢棄產物。1970年代後期,當溶液中加入甘露糖醇,可以克服生理食鹽水引發腹瀉的副作用(例:鈉鹽和水份淤積),腹瀉治療就被導入,成為緩解尿毒症,簡單、不昂貴、且較不具侵入性的方法。1979年,來自台灣的17位尿毒症腎友的報告,在家每週三次腹瀉治療,腎友每五分鐘喝200毫升的溫甘露糖醇-生理食鹽水溶液,共三小時7公升,但是當腎友的尿毒症狀,如噁心、嘔吐、和水分過多等,再度出現時,引發腹瀉的治療就會停止,轉換到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平均追蹤6.8個月(1.3-16),所有腎友的食慾、皮膚搔癢、和無力,初期都有獲得改善,對艱苦的腹瀉誘發治療方案耐受良好。即便有這些治療發現,到目前為止,沒有足夠臨床試驗證據證實腹瀉誘發治療尿毒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