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析費用
末期腎臟病腎友的照顧非常燒錢,以美國為例,雖然僅佔醫療保險照護人口的1%以內,卻花費整體醫療照護給付的7.2%。有些發展中國家能夠給全體國民充分的醫療照護,然而像印度,僅能花費國內生產總額的4.7%在健康照護(世界平均9.9%),因此聚焦於經濟效應較高的感染性疾病預防與治療...


精神疾病
來自美國1996到2013年末期腎臟病第一年,住院合併有精神疾病診斷的腎友。末期腎臟病第一年,72%的年邁腎友,66%成人腎友和1%的兒童腎友,至少有一次住院;而大約2%成人和1%兒童住院合併有原發性精神疾病診斷。最常見的精神疾病診斷為憂鬱症/情感性障礙,年邁腎友則是器質性...


脫水速率程式化線性調整
血液透析時,快速脫水會造成心血管致病和致命風險升高;水分移除速率超過血管再填充速率時,就會造成血循不穩定,終端器官心臟、腎臟、腸道、腦部的傷害,腎友掉血壓缺血症狀。動態鈉濃度程式化調整,利用較高透析液鈉濃度來增加血漿滲透壓,然而鈉濃度程式化可以減少低血壓發生,同時也有過多鈉...


透析中靜脈營養注射
血液透析腎友常有蛋白質能量耗竭,盛行率約28-54%。在北美洲,使用透析中靜脈營養注射是很普遍的,然而關於目前透析中靜脈營養注射的資料很少。和美國作法不同,相反於指引的建議,在澳洲,並沒有限制處方透析中靜脈營養注射。這研究對於澳洲透析中心營養師問卷調查使用透析中營養注射情況...


退出透析
退出透析治療,是末期腎臟病腎友逐漸常見的死亡原因。澳洲紐西蘭1999-2008年,統計發現第一年3.5%和第三年9%腎友會選擇退出透析治療;預測變數包括年邁、女性、白種人、糖尿病、高共病負荷和轉介給腎臟科醫師。加拿大資料顯示2001到2009年退出透析治療的腎友,從每百人年...


便祕
這篇統計台灣健保資料庫,2000到2011年間,新診斷慢性腎臟病沒有便祕困擾的腎友,觀察他們往後罹患便祕問題和沒有便祕者之間的差異,有便祕問題的那群,發生末期腎臟病的機率為22.9每千人年;沒有便祕困擾的群組,則是12.2每千人年。而每年使用瀉劑日數越多,腎臟惡化風險愈高,...


抗凝劑
血液透析過程,當血液接觸人工透析膜,就會激發血液凝集反應,所以經常需要抗凝劑來達成240分鐘的治療程序。局部抗凝劑檸檬酸鹽有效,但需要同時注入鈣,因此監測上較為複雜。近來歐洲指引也建議,無肝素血液透析,要週期性生理食鹽水沖洗,潤絲體外迴路管;然而這樣的技術,對於護理人員是耗...


肥胖
BMI身體質量指數不是血液透析腎友營養狀態的良好指標,因為無法區別肌肉和脂肪,或是提供身體脂肪分佈情形。末期腎臟病腎友有高肥胖盛行率31%,然而BMI>30公斤/公尺x公尺,仍低估了問題;因爲沒有徵兆或“隱蔽”肥胖(例如低BMI,但有高比率身體脂肪),BMI並沒有顯示身體皮...


血色素
在血液透析腎友身上可以觀察到,因為身體水分容積,造成血色素短期變動。多數院所採用週中(星期三、四)檢驗血色素,期望減少血色素的變動;也有許多透析中心是採用每週初期檢驗(星期一、二)。這篇韓國的小型研究顯示,週中檢驗血色素,紅血球生成素和靜脈鐵劑的 ...


腦缺氧
透析腎友的急性神經併發症,可能是來自潛在共病或是透析治療引起。這文章描述一位透析腎友,只有在血液透析時,反復發生短暫腦缺血事件,意識模糊現象在透析停止後就緩解。檢查顯示左側內頸動脈幾乎完全阻塞,可能因為透析期間,腦血流降低,又同時合併內頸動脈嚴重狹窄,而造成腎友的症狀。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