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治療尿毒症
- zonghedc
- 2022年1月8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引發腹瀉來治療尿毒症的利基,是構思補充水份方案來治療霍亂急性期脫水時意外發現。主要的發現是,認知霍亂的大量腹瀉糞便中可流失大量含氮的廢棄產物。1970年代後期,當溶液中加入甘露糖醇,可以克服生理食鹽水引發腹瀉的副作用(例:鈉鹽和水份淤積),腹瀉治療就被導入,成為緩解尿毒症,簡單、不昂貴、且較不具侵入性的方法。1979年,來自台灣的17位尿毒症腎友的報告,在家每週三次腹瀉治療,腎友每五分鐘喝200毫升的溫甘露糖醇-生理食鹽水溶液,共三小時7公升,但是當腎友的尿毒症狀,如噁心、嘔吐、和水分過多等,再度出現時,引發腹瀉的治療就會停止,轉換到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平均追蹤6.8個月(1.3-16),所有腎友的食慾、皮膚搔癢、和無力,初期都有獲得改善,對艱苦的腹瀉誘發治療方案耐受良好。即便有這些治療發現,到目前為止,沒有足夠臨床試驗證據證實腹瀉誘發治療尿毒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2021年一月美國透析給付政策,無論腎友是否有注射旁必福(Etelcalcetide),從額外增加給付,改以每次血液透析增加10.09美元的包裹給付,用於包含擬鈣劑費用支出。在美國US-DOPPS,旁必福的使用從2020年七月的12%下降到2021年七月的5%,使用率降低5...
Allopurinol和Febuxostat屬黃嘌呤氧化酶抑製劑,廣為使用作為降低尿酸藥物。Febuxostat也是強而有力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結合盒轉運蛋白(ABCG2)抑制劑,有比Allopurinol高10倍的抑制效果,會降低腎臟和腸道排泄,而造成尿毒素累積。...
早期的研究認為,血液透析期間體外血液迴路管中的殘餘紅血球流失微不足道,然而,不同血液透析中心之間的血液透析期間的血液流失並不一致。造成血液透析後血液殘餘量的可能因素,包括1.體外血液迴路相關因素,例如生物相容性、人工腎臟材質和表面積、填充量、和透析模式(傳統vs血液透析過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