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綜合溫度熱指數

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有地域性差異,台灣南部和東南部的末期腎臟病發生率又比其他地區高,可能原因包括社會環境因素,例如老年和原住民人口比率、健康照護資源、失業率和教育程度。自1970年起,全球平均溫度增加,不僅造成環境顯著改變,例如冰河消融、海平面上升和生態改變,也對人類健康有負面衝擊。溫度升高與心血管、呼吸和腎臟病有關聯,環境溫度升高和腎功能降低有連結,包括急性和慢性影響。綜合溫度熱指數(wet bulb glocal temperature)起初於美軍訓練使用,以降低嚴重熱傷害,整合溫度和濕度,更准確反應熱負荷對於健康的影響,特別是戶外活動。

來自台灣的研究報告,中午或工作期間一、三和五年平均綜合溫度熱指數值增加,和eGFR腎絲球過濾率低下有顯著關聯。和台灣其他地區相比,南台灣的綜合溫度熱指數每增加一度對於腎絲球過濾率降低的影響更大,可能因為台灣南部有更多人從事農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這些工作需要長時間在潮濕和高溫的環境勞動。由於流汗勞力工作,果糖增甜飲料的攝取可能較多,又會進一步升高腎臟受損的風險。雖然水份補充可以減少熱負荷和脫水所造成腎功能受損和腎臟血流減少的影響,藉由上半身皮膚冷卻來降低核心溫度,會比喝水,更能有效減緩腎功能下降。東台灣中午的綜合溫度熱指數和腎絲球過濾率有顯著負相關,但是工作期間的綜合溫度熱指數卻和腎絲球過濾率有正相關,可能和台灣東部海拔高度落差大有關,高海拔山區的中午時段之外的溫度下降較快速,造成工作時段和中午時段的綜合溫度熱指數差異較大。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Classic
  • Twitter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