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隧道式長期導管

過去數十年血管通路領域,有許多來自國家級資料強調使用動靜脈廔管的存活率優於其他血管通路,例如人工血管或中央靜脈導管。最終促成2006年K-DOGI指引倡議“廔管優先”,雖然自體廔管使用急遽增加,仍有相當部分腎友仍然因為許多原因以中央靜脈導管開始透析,例如意料之外或緊急開始腎臟替代治療,有血管疾病阻礙廔管適當成熟,或預期透析持續少於一年。重新考量並在特殊情況下接受導管使用,這些觀察使倡議更名為“廔管優先,導管最後”。受到干擾因素的高度影響,更近的資料質疑血管通路型態和腎友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性;導致2019年血管通路指引聲明“適當的通路,在適當的腎友,適當的時機,因為適當的原由”,開啟血管通路個人化和在少部分腎友使用導管。

來自義大利2001年到2020年單一透析中心的報告,年邁透析腎友發生率在過去20年倍數成長(從2001年的17%,上升到2020年的42%),血液透析開始時經常有共病,血管病變最具代表性(60%),長期和臨時導管使用高於平均(64%),追蹤結束時年邁腎友的導管使用仍高達53%。使用廔管和導管的兩年存活率,分別為83%和62%,臨時導管和長期導管的存活率則個別為60%和77%。臨床觀察顯示,血液通路的選擇對於腎友存活率影響有限,更多受到年紀和共病因素影響,這些因素也衝擊廔管的成熟。動靜脈廔管也可能使年邁和虛弱的腎友遭遇心血管事件(如心衰竭),而使用導管可能避免。血管通路的選擇是需要全面考量且複雜的醫療決定,死亡率和腎友的共病問題,會比血管通路型態更密切相關。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Classic
  • Twitter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bottom of page